读《廉颇与蔺相如》有感 (学生作品二)
我非常喜欢读历史典故,最近我读了《廉颇与与蔺相如》它讲述的是蔺相如的机智果断,并得到大王的赏识。而廉颇因妒忌他,则处处与他作对。继‘完璧归赵’后,廉颇终于知道了蔺相如的胸襟宽广而‘负荆请罪’。
读过这个故事的人往往会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顾全大局而钦佩,也会为廉颇的知错就改而赞叹。自古以来,这个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在现代社会,这个故事何尝没有现实意义呢?
称赞蔺相如、廉颇的人多乎其多,大有人在。然而称赞缪贤的人却微乎其微。认真想想,真替缪贤不值啊!这是历史和前人的偏见,还是疏忽,我们不可而知。
我曾经读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道蔺相如是缪贤推荐给赵王的,没有他的推荐,蔺相如可说是‘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的隐者’,根本无缘见到赵王。出使秦国,更不用说什么‘完璧归赵’,维护赵王的尊严了。更谈不上有机会显露自己的才华,不辱使命,与秦王相对,以‘头壁俱碎’,敢于‘跪请进击’,所以‘完璧归赵’,这些功劳都跟缪贤的推荐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各有一半。在‘马说’中曾经有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没有缪贤这个‘伯乐’,怎么会有蔺相如这位‘千里马’呢!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王亚南慧眼识陈景润,这些已成为现代人的美谈。俗话说:慧眼识英雄。缪贤是有‘慧眼’,才能识得蔺相如,于之把他,举荐给赵王,实在是值得赞叹。现代社会,功劳都有分先后,要是真要我分的话,我认为没有缪贤就没有蔺相如,所以我认为缪贤第一,蔺相如第二。
在现代社会,能人异士数不胜数,可是却得不到发挥,在家里虚度光阴,原因就是他们没有遇到一个赏识他们的老板,于之被重用。要是我们社会的每一匹‘千里马’都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的话,那样我们社会就会少很多才能被埋没的人,国家会更加强大起来。
我衷心的希望我们社会能出现更多的‘缪贤’。吴时芳 东山中学初三(4)
- 上一篇:读后感《稚童幽默》 (学生作品一)
- 下一篇:《水浒》读后感 (学生作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