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变形记》有感
心灵的扭曲比外表的变形更可怕。 ——题记
落叶纷飞的情景拨动了内心那善感的琴弦,于是便想在文学中解放麻木的心灵,使自己的灵魂过滤掉凡尘俗念,升华到另一种境界。不经意地,瞥见了“变形记”三字,就轻轻掸去书页上的尘埃,开始踏上品读之旅。。。。。。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著作。整个小说揭示的是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开头就让人纳闷,写的是一个叫格里高尔的人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竟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是人真的会变成虫子吗?如果不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一团迷雾便自然地蹿到了你的面前。起初,格里高尔的父亲先抛弃掉了这个曾经是家庭顶梁柱的儿子,母亲和妹妹却仍然精心照顾着他,可是在金钱的压迫下,她们也终于放弃了,于是,格里高尔的生命之路走到了尽头。更气人的是,丧子失兄,伤心事变竟成了全家的节日,他们到处休息和闲逛,脸上写满笑意,根本没有肃穆沉痛的神情。
看完整篇小说后,我落泪了,我为格里高尔的家人的冷酷无情而愤恨,为格里高尔悲惨的结局而伤痛。那时的我也许笨到认为自己的眼泪可以洗刷掉人类内心的污秽的程度吧,便不停地啼哭,书页被沾湿了,接着变皱了,破了,就像我那脆弱的心灵。直到哭累了,我才清醒过来,我感到一种神圣和庄严在心头升起,我似乎寻到了自己一直所追求的东西,可好像又失去了很多,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很快,思绪又随凋零的落叶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记得那天,村里来了一个狼狈的乞丐来讨饭。远远地望去,他身穿一件褴褛的衣服,一只手里拄着拐杖,另一只手里拿着讨饭碗,走起路来颠颠簸簸的,活像一棵被风一吹就要奄奄一息的白杨树。我心里有点怜悯他。我瞅见他每进一户人家,不是被骂着轰走就是被打着赶走,有一次竟被打出了一条伤痕,鲜红的血顺着膝盖不断的往下流,他趴在地上已经快动弹不得了,眼里还噙着泪水,在泪水的深处还燃烧着一点火花,眼看就要爆发了,可他还是将其吞了下去,缓缓地站起来,才发现自己的保命碗已被打碎,他长叹了一声,拄着拐杖,继续忍气吞声地向前乞讨。眼看就要到我家了,我才看清楚可他的模样:布满血丝的一双方块眼,高得差点完全露出鼻孔的鼻子,青筋都要蹦出来的两只耷拉着的耳朵,干裂又带有发黄的牙齿的大嘴构成了可怜的他。我开始对他产生了反感,待他到我家时,我本想挥手示意让他离去,可母亲却阻止了我,她招呼乞丐进房就坐,乞丐一听,高兴极了,连声说谢。我对此是十分疑惑的,只记得那时母亲瞪我的眼神是多么的严肃,母亲为乞丐煮的面条是多么的诱人,母亲递给乞丐面条时的动作是多么的温柔,母亲见乞丐快活地吃面而发出的笑声是多么的动听,母亲送乞丐离去时的神情是多么的不舍。那时,我竟幼稚的认为,那不相识的乞丐是我人生半路中跳出的“一只狸猫”,来占据我“太子”的身份。事已至此,我才觉得当初自己差点就成了罪人。如果我当初一口回绝了那个乞丐,我不就成了格里高尔的家人,还有我的街坊邻居了吗?
造物主在创造生命的时候,特意地将生灵划分为两个外表悬殊的阶层,在天上的那一方戴上了璀璨的明珠,而他们却用扭曲的心弦去袭击在大海深处的那裸露的发丝零乱的灵魂,于是,那些被天上富灵气之物称为低等丑类的行尸走肉开始惧怕刺眼的阳光,他们只想安稳地呆在那阴暗的角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出去,就意味着被冷落,被侮辱,甚至被欺凌。而造物主是怎么想的呢?他只是想考验生命内心深处被扭曲掉的那根心弦能否在人间经过真情的千锤百炼之后笔直地挺立起来,宛如昂首挺胸的士兵一般,支撑着生命向前进,成为下一代的言之巨人,行之高标,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而那些猖狂的内心有扭曲之弦的上等人却始终不断地去摧残,去凌虐可怜的下等人,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逃避,甚至死亡。于是一切生物的灵魂都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也许他们早已忘掉了“进化”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超脱与升华的词语。他们的生命进程快终结了,即将无法再得到日、星、海、石的见证。
漂亮的你,请不要践踏茵般绿草中的一株早已耷拉着脑袋,浅绿中夹杂着淡黄的小草,虽然它不能化为自然的精妙点缀,但是能献给你鼻一丝清新的空气。
漂亮的你,请不要抛走蛋般卵石中的一块早已磨损出裂缝,透亮中混杂着瑕疵的石头,虽然它不能成为游客的精美赏点,但是能送给你脚一次舒畅的享受。
在岁月的站台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已失去孩提时可爱的脸蛋,几丝皱纹也已悄悄地爬上了额头,但是,我很庆幸,如今我的心灵不再扭曲,我,毕竟还是在进化的。。。。。。
东山中学 班级:三(2)班 姓名:杨国民
指导老师:卢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