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历
<<  < 2011 - 1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新日志
最新回复
最新留言
用户登陆
我的相册
我的圈子
我的好友
友情链接
站点信息
{《风声》受欢迎是因为写出了国人的劣根性}

说句心里话,去看《风声》之前,我并没太大的期待,一是之前那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暗算》已经把这个故事非常出色的演绎了一遍,悬疑片的故事一旦新鲜感过了,观众自然缺了兴致,且珠玉在前,很难超越;二是从《英雄》开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片”不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总是在玩“人海战术”,总是在做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文章。也难怪,电影不比电视剧,一个故事,要想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讲的清楚,讲的精彩,讲的精妙确实不易,不像后者,拉拉杂杂可以扯上十集二十集。所以这些年,内地的电视剧好看的比比皆是,电影却乏善可陈,那是因为——一个文学评论家说过,写好一个短篇小说比写好一个长篇小说要难十倍!

 

但《风声》没有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境遇,122分钟的电影拍的紧张刺激、险象环生、跌宕起伏、荡气回肠,不愧是近年最好看的商业大片。虽说是部谍战片,但在情节设计上却明显受到了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无人生还》的影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寻找凶手(内鬼),人人都有嫌疑,人人都难脱干系,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只好互相猜疑、互相指责、互相揭发、互相栽赃。

 

应该说,拍这种“人整人”“人咬人”“人斗人”的电影,是国人向来的拿手好戏:从古时候的宫廷争宠,到解放后的阶级斗争,再到近年的“办公室政治”,无不出其右,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因为每个中国人无时无刻不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感同身受,白小年一根兰花指戳穿了金生火道貌岸然的本质,顾晓梦和李宁玉那一场撕心裂肺的“促膝谈心”,比他们遭受的酷刑更加叫人不寒而栗!窃以为《风声》表面上是部歌颂抗日烈士的主旋律谍战大片,骨子里透露出的这种“互相怀疑互相拆台”似的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国民劣根性才是影片大获成功的根本所在。《阿Q正传》何以成为经典在于写出了精神胜利法,《风声》“大作”也是因为它戳穿了人性的表皮——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是无法信任的。影片结尾老鬼的舍生取义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她的自我牺牲精神——用她的死保住了另一个同伴的生,这在一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国人中堪称异数,也堪称伟大。试想,如果国人一直都深知“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为何每次国难当头的时刻总会冒出很多汉奸走狗?又何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说?其实,仁人志士的可歌可泣是被蝇营狗苟的麻木不仁衬托起来的,据说很多观众看到老鬼最后的独白流下了眼泪,我想一方面是信仰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对“人人为己”的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超越。

 

目前影评称颂最多的就是诸位演员的精彩表演,其实演员演技出众不应该只把功劳记在演员名下,像这种群戏如果人人都脱颖而出,那显然编剧和导演也功不可没,这种红花绿叶都一样光彩夺目的表演我以前只在好莱坞善拍群戏的大导演罗伯特-阿尔特曼的电影中才算过足瘾,(那位老导演电影中经常是几十位大明星同时出场,但哪怕只露面两三场戏,都令人过目不忘),显然陈国富和高群书都具备了导群戏的非凡功力。熟悉电影创作的观众知道,群戏是难度很大的。

bbj21 2009-10-10 20:10:00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